快24岁了

晨钟 日常杂记 2025-03-17

​ 本来是没有什么东西可写的,虽然早上计划是要写一篇。

​ 最近身体也不太好,老是头晕。高三那会就时不时晕两下,大学前几年没犯过,还以为好了。去年考研还好一点,只是偶尔一下,除了提醒我这个问题还没解决外,也没什么。今年简直是可以说得上是严重了,有时一犯起病来,一天不用想好过。四个多月的学习时间,有起码三分之一是头木木的、晕晕的,感觉自己脑子停止工作了,走路都走不稳。

​ 感觉像是在给考研失败找借口。

​ 今年23岁了,到9月份就24了,就算是能活100岁,人生也走了四分之一了。更何况估计活到70都够呛,按70算,就已经过了三分之一了。

​ 一辈子就三个三分之一。

​ 前三分之一虽然感觉过的失败,但好在没觉得痛苦,虽然身体上有这样、那样各种小毛病。

​ 现在回头看,我的童年不像在城市的孩子们一样有不少”少年宫“式的乐趣;也没有像农村孩子一样在田间、草丛抓蝴蝶的自由;更没有我最羡慕的、这么多年一直感到遗憾的——”发小“或者童年玩伴的存在。我的童年是”破碎“的,初中以前,我换了4个学校,最长的不过待了两年半,最短的就待了一个学期。若是再矫情一些,把学前班也算上,那就算是换过了7个学校。搬家就更是不频繁。我也变得越来越”内向“。初中时,家里条件好了一点,在一个小县城买了房,我有了个固定的初中可以上,后来又上了个固定的高中。这六年是很快乐的,虽然学习压力不小。我有了一些朋友,又失去了一些朋友;有过暗恋的女孩,也有被悄悄表白过(可惜情窦开得晚)。

​ 高考了,考场上犯病头晕,到最后一门甚至还睡了二十分钟(万幸是最不擅长的英语)。

​ 高中毕业了,离开了从来没有离开过的小城市,到了只在电视上见过的大城市。

​ 大城市真好看,我不属于这里。

​ 大学生活的前两年是快乐的,工业设计确实是很有意思的学科,虽然不好找工作,而我又是个理科生。第一年想转专业,因为疫情,错过了。”既来之,则安之“,那时的我这么想着,每天”积极地我自我暗示——我是个设计师“。”自我暗示“是有效果的,到大二第二个学期结束,我的总成绩排名已经从大一第一个学期的倒数十几名,升到了保研线边缘。然后,我终于转专业了,降级转。当然,因为没有数学成绩,我转不到我的高考一志愿——计算机的相关专业去。”不如曲线救国吧“,我转了应用物理学专业。物理真奇妙,让人摸不着头脑,我第一次对自己的智商感到怀疑,我是不是太笨了。在物电院待的这两年也是愉快的,第一次自己搞懂一个公式的那种快乐是很奇妙的。可惜,这两年的学习是不纯粹的,我想着计算机,我想着人工智能,觉得不应该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物理上,应该自己学学计算机。但我不努力,结果只是没有好好学物理而已,当然,纸面成绩勉强说得过去。

​ 22年末,ChatGpt出现了,我的梦想出现了。

​ 23年,我开始准备考研了。

​ 24年初,考研失败。

​ 24年中,我毕业了。

​ 25年初,考研失败。

​ 前三分之一给了个失败的结尾。

​ 我该找工作了。

请输入图片描述

PREV
Typecho生态链接
NEXT
建站记录

评论(0)

发布评论